15.1. 施乐、Novell 和历史

首先,让我们看看这些协议的来源以及它们的结构。在 1970 年代后期,施乐公司开发并发布了一个名为施乐网络规范 (XNS) 的开放标准。施乐网络规范描述了一系列为通用互联网互联而设计的协议,重点是局域网的使用。其中涉及两种主要的网络协议:互联网数据报协议 (IDP),它提供了从一台主机到另一台主机的无连接且不可靠的数据报传输;以及序列数据包协议 (SPP),它是 IDP 的修改形式,基于连接且可靠。XNS 网络的每个数据报都被单独寻址。寻址方案结合使用了 4 字节的 IDP 网络地址(唯一分配给每个以太网 LAN 段)和 6 字节的节点地址(NIC 卡的地址)。路由器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 IDP 网络之间切换数据报的设备。IDP 没有子网的概念;任何新的主机集合都需要分配另一个网络地址。选择网络地址是为了确保它们在所讨论的互联网络上是唯一的。有时,管理员会制定约定,让每个字节编码一些其他信息,例如地理位置,以便以系统的方式分配网络地址;但这并非协议要求。

Novell 公司选择基于 XNS 套件构建自己的网络套件。Novell 对 IDP 和 SPP 进行了小的增强,并将它们重命名为 IPX(互联网包交换)和 SPX(序列包交换)。Novell 添加了新的协议,例如 NetWare 核心协议 (NCP),它提供了在 IPX 上运行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功能,以及服务公告协议 (SAP),它使 Novell 网络上的主机能够知道哪些主机提供哪些服务。

表 15-1 从功能方面映射了 XNS、Novell 和 TCP/IP 套件之间的关系。这些关系仅为近似值,但应该有助于您理解稍后我们在提到这些协议时会发生什么。

表 15-1. XNS、Novell 和 TCP/IP 协议关系

XNSNovellTCP/IP功能
IDPIPXUDP/IP无连接、不可靠传输
SPPSPXTCP基于连接、可靠传输
NCPNFS文件服务
RIPRIP路由信息交换
SAP服务可用性信息交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