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PP (点对点协议) 是一种机制,用于通过串行链路创建和运行 IP (互联网协议) 和其他网络协议 - 该串行链路可以是直接串行连接 (使用零调制解调器电缆)、通过已建立的 telnet 链路,或使用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 (当然也包括诸如 ISDN 之类的数字线路) 建立的链路。
使用 PPP,您可以将您的 Linux PC 连接到 PPP 服务器,并访问服务器所连接的网络资源,就像您直接连接到该网络一样 (几乎如此)。
您也可以将您的 Linux PC 设置为 PPP 服务器,以便其他计算机可以拨号连接到您的计算机,并访问您本地 PC 和/或网络上的资源。
由于 PPP 是一个对等系统,您也可以在两台 Linux PC 上使用 PPP 将两个网络 (或本地网络连接到互联网) 连接在一起,从而创建一个广域网 (WAN)。
基于串行的 PPP 和以太网连接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当然是速度 - 标准以太网连接的运行速度为 10 Mbps (兆比特每秒) 或最大理论吞吐量为 100 Mbps,而模拟调制解调器的运行速度最高为 56 kbps (千比特每秒)。
此外,根据 PPP 连接的类型,某些应用程序和服务的使用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。
PPP 严格来说是一种对等协议; (技术上) 拨入的机器和被拨入的机器之间没有区别。 但是,为了清晰起见,以 服务器 和 客户端 的角度来思考是很有用的。
当您拨号进入站点以建立 PPP 连接时,您是 客户端。 您连接的机器是 服务器。
当您设置 Linux 机器以接收和处理拨入 PPP 连接时,您正在设置 PPP 服务器。
任何 Linux PC 都可以同时充当 PPP 服务器和客户端 - 如果您有多个串口 (和必要的调制解调器),甚至可以同时进行。 如上所述,就 PPP 而言,一旦连接建立,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就没有真正的区别。
本文档将发起呼叫 (拨入) 的机器称为 客户端,而接听电话、检查拨入请求的身份验证 (使用用户名、密码以及可能的其他机制) 的机器称为 服务器。
将 PPP 用作客户端以将一个或多个位置的机器连接到互联网,可能是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应用场景 - 即将他们的 Linux PC 用作客户端。
本文档中描述的步骤将允许您建立和自动化您的互联网连接。
本文档还将为您提供关于将您的 Linux PC 设置为 PPP 服务器 以及使用 PPP (这通常被描述为建立 WAN - 广域网 - 链路) 将两个 LAN 连接在一起 (具有完整路由) 的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