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2. 创建 /etc/fstab 文件

这个/etc/fstab文件被一些程序用于确定文件系统默认挂载的位置、顺序以及哪些文件系统在挂载前必须进行检查(以确保完整性)。像这样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系统表

cat > /etc/fstab << "EOF"
# Begin /etc/fstab

# file system  mount-point  type   options         dump  fsck
#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rder

/dev/[xxx]     /            [fff]  defaults        1     1
/dev/[yyy]     swap         swap   pri=1           0     0
proc           /proc        proc   defaults        0     0
sysfs          /sys         sysfs  defaults        0     0
devpts         /dev/pts     devpts gid=4,mode=620  0     0
shm            /dev/shm     tmpfs  defaults        0     0
# End /etc/fstab
EOF

[xxx][yyy][fff] 替换为适合您系统的值,例如,hda2, hda5ext2。有关此文件中六个字段的详细信息,请参阅 man 5 fstab

当使用日志文件系统时,行尾的 1 1 应该替换为 0 0,因为这样的分区不需要被转储或检查。

这个/dev/shmtmpfs

的挂载点 tmpfs被包含进来是为了允许启用 POSIX 共享内存。内核必须内置对它的支持才能工作(更多信息请参见下一节)。请注意,目前很少有软件使用 POSIX 共享内存。因此,请考虑/dev/shm挂载点是可选的。有关更多信息,请参阅内核源代码树中的Documentation/filesystems/tmpfs.txt

还有其他行可以添加到/etc/fstab文件中。一个例子是 USB 设备的行

      usbfs        /proc/bus/usb usbfs   devgid=14,devmode=0660 0 0 

只有当内核配置了 “主机端 USB 支持” 和 “USB 设备文件系统” 时,此选项才有效。如果 “主机端 USB 支持” 被编译为模块,那么usbcore必须列在/etc/sysconfig/modul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