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那些擅长焊接的人,可能想要自己制作线缆来连接两台 Linux 机器。以下布线图应该能在这方面帮助您。
并非所有的 Null 调制解调器线缆都相同。许多 Null 调制解调器线缆只是欺骗您的计算机,使其认为所有合适的信号都存在,并交换发送和接收数据。这可以接受,但意味着您必须使用软件流控制 (XON/XOFF),这比硬件流控制效率低。以下线缆提供了机器之间最佳的信号传输,并允许您使用硬件 (RTS/CTS) 流控制。
Pin Name Pin Pin
Tx Data 2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3
Rx Data 3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2
RTS 4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5
CTS 5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4
Ground 7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7
DTR 20 -\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8
DSR 6 -/
RLSD/DCD 8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/- 20
\- 6
如果您打算在两台机器之间使用 PLIP 协议,那么无论您安装了何种类型的并口,这条线缆都将适用于您。
Pin Name pin pin
STROBE 1*
D0->ERROR 2 ----------- 15
D1->SLCT 3 ----------- 13
D2->PAPOUT 4 ----------- 12
D3->ACK 5 ----------- 10
D4->BUSY 6 ----------- 11
D5 7*
D6 8*
D7 9*
ACK->D3 10 ----------- 5
BUSY->D4 11 ----------- 6
PAPOUT->D2 12 ----------- 4
SLCT->D1 13 ----------- 3
FEED 14*
ERROR->D0 15 ----------- 2
INIT 16*
SLCTIN 17*
GROUND 25 ----------- 25
注意虽然您可能能够长距离运行 PLIP 线缆,但如果可以,您应该避免这样做。线缆的规范允许的线缆长度约为 1 米左右。当运行长 PLIP 线缆时,请务必小心,因为来自强电磁场的来源,如闪电、电力线和无线电发射器,可能会干扰甚至损坏您的控制器。如果您真的想远距离连接两台计算机,您真的应该考虑获取一对细缆以太网卡并运行一些同轴电缆。
10base2 是一种以太网布线标准,它规定使用直径约为 5 毫米的 52 欧姆同轴电缆。当使用 10base2 布线互连机器时,有几个重要的规则需要记住。第一个是您必须在布线的两端使用终端电阻器。终端电阻器是一个 52 欧姆的电阻器,它有助于确保信号在到达电缆末端时被吸收而不是被反射。如果在布线的每一端都没有终端电阻器,您可能会发现以太网不可靠或根本无法工作。通常您会使用 `T 型接头' 来互连机器,这样您最终会得到类似这样的东西
|==========T=============T=============T==========T==========|
| | | |
| | | |
----- ----- ----- -----
| | | | | | | |
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其中,两端的 `|
' 代表终端电阻器,`======
' 代表一段两端带有 BNC 插头的同轴电缆,而 `T
' 代表 `T 型接头' 连接器。您应该尽可能缩短 `T 型接头' 和 PC 中实际以太网卡之间的电缆长度,理想情况下,`T 型接头' 将直接插入以太网卡。如果您只有两张双绞线以太网卡并且希望连接它们,则不需要集线器。您可以将这两张卡直接连接在一起。关于如何执行此操作的图示包含在 以太网指南 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