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硬盘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——别问我为什么,我也不知道。除了主分区,一个硬盘还可以有所谓的扩展分区,扩展分区又可以包含若干个逻辑分区——我相信这个数字接近于15。扩展分区不像主分区或逻辑分区那样是真正的分区,因为它们不存储数据,而实际上是逻辑分区的容器,数据实际上存储在逻辑分区中——正如你所看到的,这不必要地复杂。因此在 Windows 中,C 盘是一个主分区,如果你使用 Windows Fdisk——Windows Fdisk 不会创建超过一个主分区来对你的硬盘进行分区——D 盘通常是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分区。E 盘将是第二个逻辑分区,依此类推。在 Linux 中,情况略有不同。第一个主分区被称为/dev/hda1,第二个主分区/dev/hda2直到第四个,也就是/dev/hda4。在拥有以下分区的磁盘情况下,Linux 将扩展分区称为1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,称为/dev/hda1(用于主分区)和/dev/hda2(用于扩展分区)。扩展分区的逻辑分区被称为/dev/hda5, /dev/hda6等等。第二个硬盘将被称为/dev/hdb,第三个/dev/hdc(通常是光驱,如果设置为辅助主盘)以及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硬盘为/dev/hdd(最后一个是因为主板最多可以放置4 IDE 设备)SCSI 设备被称为/dev/sda——谢天谢地。